15007
【中玻網】瑞士時間2012年6月21日下午,我們應約來到了位于瑞士Flawil小鎮(zhèn)的BUCHI公司總部參觀訪問,而這也是我們此次歐洲工廠行的第三站。BUCHI公司客戶支持負責人MarkusMetzler先生及負責大部分國家公關的JanineFischer女士熱情接待我們,MarkusMetzler先生還帶領我們參觀了BUCHI的工廠。
1939年,WalterBuchi先生在一個地下室創(chuàng)建了BUCHI公司,公司較初從事特殊玻璃生意。1957年,BUCHI推出了世界首臺旋轉蒸發(fā)儀,由此開創(chuàng)了玻璃和電子無缺結合的典范。諾貝爾獎得主理查德.R.恩斯特就曾稱贊BUCHI制作的儀器都像水晶般透明干凈,并說:“化學家正逐漸變成‘儀器操作員’而不是一個‘主觀能動者’。這就意味著大量靈感的丟失。BUCHI是個例外,值得贊賞。”
目前,BUCHI在大部分國家有員工600多人,擁有14家分支機構及55家代理商,足跡遍布大部分國家80多個國家和地區(qū),提供包括旋蒸方案、多樣品平行蒸餾、工業(yè)旋蒸、凱氏定氮、索氏萃取和快速溶劑萃取、中壓分離純化制備色譜、噴霧干燥系列、熔點儀、近紅外等產品及綜合解決方案。
BUCHI位于Flawil的總部
作為世界首臺旋轉蒸發(fā)儀的誕生地,BUCHI帶領著旋轉蒸發(fā)儀技術的發(fā)展,尤其是與此相關的玻璃制造技術,探秘BUCHI神秘的玻璃儀器制造也是此行吸引我們的地方。
據(jù)MarkusMetzler先生介紹,“在Flawil小鎮(zhèn)BUCHI有員工約200人,并有兩個生產設施,其中一個生產設施主要用于玻璃儀器加工制造和零部件的機械加工,另一個生產設施則用于組裝、測試及庫存產品。”
首先我們參觀的是玻璃加工制造車間,在這里我們看到了旋轉蒸發(fā)儀中所使用的各種玻璃器件的制作過程。BUCHI的玻璃制造主要以手工制作為主,配合一些輔助的儀器設備。在這里,我們看到從外部采購的一個個普通得再普通的玻璃管在BUCHI工人的手中卻發(fā)生著奇妙的變化,一件件猶如藝術品般的玻璃儀器由此誕生。據(jù)MarkusMetzler先生介紹,“一個員工要經過3年的培養(yǎng)才能熟悉玻璃儀器制造的所有過程,從而成為一名合格的玻璃儀器制造師。”
旋轉蒸發(fā)儀中所使用的冷凝管制作較令我們好奇,它究竟是怎樣制作出來的?Markus先生告訴我們,“冷凝管中的螺旋部分是通過BUCHI設計的一臺機器來自動完成的。一條長長的細小玻璃管邊用高溫燒,邊旋轉,較終就形成螺旋管。此后,將其放入大的玻璃管中,再由人工進行相關制作。”
經過了燒、吹、拉成型之后的玻璃儀器還需要經過烘烤、涂層、清洗等過程,較后才能與儀器配套銷售。
2025-09-25
2025-09-24
2025-09-23
2025-09-22
2025-09-20
2025-09-19
2025-09-18
2025-09-16
2025-09-16
2025-09-16
¥80/平方米
¥80/平方米
面議
面議
面議
0條評論
登錄最新評論